化妝師都像魔術師一樣,令天生麗質的素顏錦上添花,更可化腐朽為神奇。而身為星級化妝師兼跨媒體多元創作人的岑詠惠(May),不但精於化妝打扮,更是「周身刀,張張利」。曾先後擔當雜誌記者、化妝師、插畫家、藝術創作總監的May,以藝術融入商品中,其作品橫跨不同藝術範疇。無論她的插畫、首飾、形象設計等等,都流露一貫的風格——繽紛斑斕,色彩耀眼,令人印象深刻。

自小喜歡塗鴉又立志讀藝術設計的May考入城大的創意媒體系,可謂如願以償。「中學時我一直有修讀美術,渴望在大學能學習到嶄新的數碼科技創作技巧,而城大將科技與藝術結合,令我大開眼界。」當年她與幾個同學一起繪畫漫畫出版同人誌。「因著這次的經驗,我發覺自己比較喜歡畫插畫,所以那一本恐怕是我最後一本漫畫。我覺得有時人要嘗試過才知道一些東西是否適合自己,幸好我很早就發現自己的志趣和方向。」畢業後任職記者的她,在無心插柳下轉行當化妝師:「有一次跟廣告採訪,苦無化妝師,本是門外漢的我臨危受命。怎料模特兒的妝容好評如潮,發掘了自己在這方面的潛能,還激發我讀化妝課程。」後來任職的雜誌倒閉,她就將副業轉為正業,全身投入化妝師的工作。「化妝是我的興趣,而我也想花更多的時間在自己的創作上。然而,我也需要克服一些心理關口,因為記者和化妝師是兩個很不同的職業。當我是記者時,受訪者要回答我的提問並作出配合。但當化妝師就剛好相反,為他人作嫁衣裳,向人提供服務,在一個工作團隊中未必那麼被看重。不過,我認為最重要的是敬業樂業,凡事不要斤斤計較,就能享受工作。」 很多年青化妝師的事業目標是當明星的御用化妝師,但May了解自己的性格不適合,因此不會強求,反而她專做廣告或公司品牌宣傳活動的模特兒化妝,更如魚得水,並視之為「一個令自己舒適的位置」。

於2006年,May自覺已累積了相當的作品,是時候組織一下自己的職涯歷程檔案,便有意建立個人網站。然後,她想到網站可作為一創作平台,遂取名Wahahafactory,又以這個品牌,與一班志同道合的好友一起設計飾物及其他可攜帶的藝術品,更多次與不同時尚品牌跨界合作推出各式各樣的產品。

不少人覺得在香港的年輕藝術家很難以創作維持生計,那May又是否認同呢?「與其他國家相比,在香港的藝術創作不太受政府關注和支持。不過,年輕的藝術家也有很多出路的。如果想將自己的藝術創作與商業融合,可以考慮加入商業元素,為自己的作品創造更大的價值。推出自己的品牌也是一個不錯的主意,因為可以全面操控商品的設計。若自覺本身不擅營商,可找代理公司合作。不過,與製造商合作以消費品的形式推出自己的藝術時,最好不要過份執著,因為在營運推銷上涉及生產成本計算和其他市場考慮,很多時都要稍作妥協。以我自己為例,我設計的商品大多以豐富奪目的顏色為主,但有次因為製造商要節省成本,所以將整個商品採用了較淺的色調,最後出來的效果有別於原本的設計,不過我還是明白和接受的。有些人認為自己的創作絲毫都不可改動,否則就會違背其本質,就最好不要將自己的藝術創作與商品掛鉤。」相信May的分享對很多有意建立自己品牌的藝術愛好者都大有啟發。

101
Like
Share |

 

You need to log in to vote

The blog owner requires users to be logged in to be able to vote for this post.

Alternatively, if you do not have an account yet you can create one here.

Powered by Vote It Up